同一背恶寒,若口干而渴,以别阳明,口中和而不渴,以别少阴。复加烧针,因胸烦,面青黄,肤者,难治。
量紧慢加减用之,热则加大黄二两;大便秘则加大黄一两,缓缓令过。若少阳里有郁热,外冒表邪,亦有咽痛者。
每服一两,水一盏,生姜五片,煎至八分,去滓,食后温服。经曰∶人迎紧盛,伤于寒;气口紧盛,伤于食。
此条因有汗项强,故用黄芩、石膏。是以潮热,亦有用双解散、小柴胡汤和解而愈者。
真寒据:脉七八至,按之则散,或洪而数,弦而大,按之则真虚或全无,舌白苔而滑,或质黑而光润。 心乱则百病生,静则万病息,此药能安心养羌活甘草(炙)防风(去芦)黄(去芦)人参(去芦)蔓荆子川芎细辛(去芦)枳壳(去穣麸炒)地骨皮麻黄(去根)知母(去皮)甘菊薄荷(去枝)枸杞当归(去芦)独活白芷杜仲(炒断丝)秦艽(去芦)柴胡(去苗)半夏(汤洗,姜制)浓朴(姜制)防己熟地黄前胡(各二两)芍药(去皮)黄芩(去腐)白茯苓(去皮。
知为血弱不能养于筋,故手足不能运动,舌强不能言。自四月小满节起,至六月小暑终止。